无线时代

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,写在毕业5周年之际

企业经营  ·  

半个月前,大学中的好兄弟过来找我,聊了聊工作,聊了聊生活。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,我们以前都是标准的“农二代屌丝”,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,所以特别合得来。谈到工作的时候,了解到他有创业的想法,我简单地跟他分享了我的一些经验。

一个星期前,身边的一位朋友准备创业,这也是他的第二次创业。这位朋友想和我聊聊创业中的一些经验,于是我们找个比较安静的咖啡店,聊了起来,也勾起了当年的很多回忆。说起来,我的第一次创业还算成功,虽然业绩不好,但至少公司没有倒闭,也没有赔钱。一直想写写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今天刚好有时间,在此发挥一下。现在想想,很多铺垫决定了我的第一次创业,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学时代,所以先把时间调回2005年……

在读大一的时候,我简单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,研制了一款调频广播电台。以下三个条件让我觉得具备开办调频广播电台的可行性:

这也是我第一次对“市场”做出准确判断。理所当然地,我的调频广播电台非常火爆,每天都有好多人参与点歌,打电话或者发短信,很多人可以快速地背出我的手机号码。

到了大二的时候,事情发生了变化:

所以,大二时候的电台已经非常冷清了。只是当我意识到以上因素时已经比较晚了,这一次我对“市场”的判断算是后知后觉。不过,也有意外收获,当地的几所高校听说了我的电台,都想购买我的设备,所以我当时果断地停止了调频广播电台的运作,开始组装调频发射机。很顺利地,我卖出了3台调频发射机,当时每台的成本大约在100块左右,销售价在1000元,尽管3000元的销售额很少,但是对于学生时代的我已经很满足了,也算是自己“自研,自产,自销”。没过多久,我得知做调频发射设备是有功率限制的,所以不得不停下来。

到了大三的时候,我有了自己的电脑(260块钱买的二手货,配置极低),也是在这时,淘宝网开始流行起来,我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。偶然的一次机会,听说一个叫做“Hardwarebook”的网站,里面全是关于硬件知识的文章,我当时就想创建一个关于无线电技术的网站,命名为“Radiobook”,主要还是想做点小东西,在网上销售。由于不是网页设计者出身,起初遇到了很多困难,还好有做网页的朋友,所以网站还是有模有样的弄起来了。

网站运行没多久,我的野心开始膨胀,想把Radiobook做成类似于21ic那种行业门户网站,于是我开设了论坛,发布各种各样的电子技术文章。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那么多文章的发布,于是我走了“捷径”,使用了采集的方法,就是使用软件将别的网站上的文章复制过来,这样省事多了。表面看上去光彩的网站,实际上都是别人的东西,因此网站也为此付出了代价,用站长的术语讲就是“K站”,几大搜索引擎将我的网页记录删的很干净,网站的访问量急剧下滑,打造行业门户网站的“梦想”也随之破灭。

每当我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,我并不后悔,因为从这样的经历中,我意识到:一定要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方向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大四的时候,听说了WiFi,大概了解了一下,就是为笔记本电脑提供无线网络。

毕业的时候,非常幸运地进入了一家做WiFi产品的公司,也开始接触真正的无线产品开发。由于平时工作比较清闲,而且我对游戏,电视剧等东西都没有任何兴趣,就再一次想起了网站的事情。有了之前建设网站的经验,这一次我变得聪明许多,心想只要做一个关于WiFi技术与产品的博客就好了,当时没有专门针对WiFi技术的网站,而且博客形式的网站维护工作量也非常小。

所以,在2009年的时候,Radiobook回归,成为了唯一一个关于WiFi技术与产品的小小网站。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Radiobook非常受欢迎,经常有一些网友和我探讨问题,也渐渐开始有客户找我做项目开发。也是在这个时候,再一次加深了我对网站的认识:网站只是一种宣传工具,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,网站无法成为我的从业方向。

到了2010年,运营商无线网络开始建设,我意识到传统的无线设备的覆盖距离有限,如果有大功率的设备可以取代多台的传统设备,那么这样的大功率设备将会很有市场。这是我第二次对市场做出准确判断。随着Radiobook知名度的提高,我的客户越来越多,一位既是朋友也是长辈的投资者看到了我平时的努力,决定为我投资,于是我的公司就顺利地成立了,专注于大功率WiFi产品。

现在开始进入公司运营阶段。一开始都还很顺利,总是有源源不断的客户,源源不断的项目,直到我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。当时有一家客户专做运营商产品的销售,得知我们的大功率WiFi设备之后,与我们取得联系进行样机的测试,测试结果很满意。

由于客户的认可,我们进行了30台研发样机的试制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,我们顺利的生产了30台样机。样机的Bug非常多,不加电,重启,死机……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,我解掉了几乎所有Bug,但是PoE不稳定的Bug始终没有解决。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测试射频指标的仪器,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吞吐量的测试,就认为射频指标是OK的。带着没有解决的PoE Bug和不确定的射频指标,我把设备卖给了客户,客户也开始用这样的设备在各地架设试点。接着问题就来了,由于PoE的不稳定,很多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,我为此出差不下10次,代价惨重。经过很长时间的分析,终于发现,PoE电路上的一颗物料是错的!从那个时候我就命令采购永远不买上一家供应商的物料。侥幸的是,30台设备中有几个可以工作,所以我向客户说明是元器件的问题。

到了小批量试产的时候,出现了重大状况。第一次接触规模生产,需要搞定很多环节,供应商选择,物料采购,生产加工,组装…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折腾,200台产品生产完成。时间紧急,这批设备没有经过测试,直接发给了客户几台样机。更大的问题出现了:设备依然不稳定,依然会掉电,即使不掉电,其覆盖效果也远远无法与对手PK。我们的客户开始失望了,我们的设备远远达不到该有的指标,在一次招标测试中,我们的测试结果排名倒数第二!我深深的了解,客户为了这款产品的推广在人力物力方面做了巨大的投入,而我们的设备无法给客户满意的答案。我到现在都还清晰记得客户对我说的那句话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句话对我影响重大。这次事件给公司带来了重大损失,而且原本我们的资金也不是很充裕。

现在想想,那时候的我实在是太鲁莽了,简直是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在我对整个产业链不了解,对产品没有进行完整的测试的情况下把糟糕的设备卖给了客户,实在是对不起一直信任我的客户。好在后来我们转型做Design House,为客户做定制开发,使得公司得以继续维持。

总结起来,我想给正在创业或者计划创业的读者以下建议:

前段时间发布的文章《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,写在毕业五年之际》虽然没能在博客上引起广泛的关注,但是在本人的私人空间中还是引起了很多共鸣,也有很多朋友和我一起探讨,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对于创业的建议和感悟。和我一样,朋友们给出的也是切身体会,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。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概括。

暂时想到这么多,以后想到什么随时补充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